白癜风疗效 本是为了方便家长才设立的家长群,却不知在何时悄悄变了味,家长不仅感受不到便利,反而觉得事情更多了,所以“取消家长群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,你怎样看呢? 可能大家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,但在群内受过委屈的家长一定不想再看见群的存在了,就像这位家长,广西柳州一家长因拒绝给老师送礼,被其他家长“劝退”,我们来看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。 “家委会耍官威”,家长因不想送礼被请出群,提起“送礼”满腹委屈 广西柳州,当地某学校内一家长群的聊天记录流出,原来是教师节将近,部分家长正合计着给老师买礼物,有一位家长@所有人,发了一段长文字,大意是: “为了感谢老师一年的努力,所以决定给老师买化妆品,直接快递到三位老师的手上,给老师惊喜,但由于是额外支出,所以不用班费,请家长分摊。” 想必这位家长一定觉得自己考虑得很全面,直接快递到家,中间没有哪位家长直接送,个人也邀不了功,可是,或许只有意见相同的家长才会感觉周到,有的家长并不接受。 有位家长直言:“我不参加”。不过,很快就有人站出来说“这个群需要团结”,还没等反对的家长回复,就一个家委会成员出来发话,表示:“这个群是为了方便组织搬家家长建立的群,你不参加,就没必有一直在群里受打扰了,家委会礼貌的请你退群”。 这下,被要求退群的家长不愿意了,难道就因为自己意见不合,就不能说话了吗?还有其他家长也在群内发言,虽然很礼貌,但也足够让人下不来台,所以最后这位家长也是难为情地退群了,提起“送礼”家长可是满腹委屈。 在这位家长看来,为了庆祝教师节,去年班级也买了好几个300元的水杯,就因为不愿意交钱,所以其他家长会觉得自己很“叛逆”,就因为送礼,她每年都会发朋友圈吐槽。 或许这位家长是为了合群才会一直在群里,但这种不掏钱还想占好名声的行为也让其他家长不满,想必家委会成员也是积怨已久,才会请家长出群。 但站在其他家长角度来看,家委会的行为无异于“道德绑架”,要是不提议送礼的话,根本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,所以大多数人也都向着家长说话,而不会理解家委会的行为,“家委会耍官威”,家长因不想送礼被请出群,不过好在教育局“出面摆平”了此事。 教育局“出面摆平”,高情商回应让家委成员脸红 无论怎么看,这件事反响都不好,所以柳州教育局也出面了,直接一封公开信给家长和老师传递了官方想要表达的思想,三点呼吁让家委会成员感到脸红。 想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,就不应该用任何方式、任何名义、任何时间送礼,不然肯定会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,要是真的想表达自己的内心,发送短信日常问候就已足够,家委会廉洁建设很关键。 可以说教育局的回应也算是给了所有家长一个台阶下,与此同时,还暗示了老师应该怎样做,所以明智的老师肯定不会在这个节骨眼收礼了,其他班级的家长也不用纠结送不送了,两全其美。 默许家委会的行为,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老师应爱惜羽毛 其实老师的态度很关键,虽然家长们私下准备礼物,部分老师可能不知情,可面对礼物,真的不应该收,一旦松口,每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礼物上门,对于老师来说,也是一种思想堕落。 可以设想一下,如果老师默认家长的行为,真的能做到不偏心班上的学生吗?尤其是家委会成员的孩子,人人都有私心,不自觉地就跑偏了,老师也不是圣人,所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,就直接“扼杀在摇篮里”就行了。 明确表示自己不收礼,不是搞特殊,而是廉洁的表现,要想长久地在岗位上做贡献,就不要将眼光放在蝇头小利上。 笔者寄语:对于家长来说,给老师送礼可以给自己找个心里安慰,但对老师和学生来说却不是件好事,所以这种习惯不应该保留。 而家委会也是给家长带去便利的,不应该带来负担,所以家委会成员也该反思一下了,否则就会成为“人人喊打”的存在,就更不好看了。 今日话题:你觉得家委会的存在是好是坏呢? (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